对社会反映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的不文明行为依法予以曝光。
企业是社会发展和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企业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当前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下一步,昭通市税务系统将持续促进银税合作走深走实,继续优化纳税信用评价结果运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宣传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银税互动运行效率,让更多的企业在银税互动合作模式中受益、发展、壮大。
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我们合作社顺利拿到了‘动产(活牛)融资抵押贷款,极大地缓解了合作社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段元达连声称赞银税互动5月7日,昭通2023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开考。昭通日报记者 张永刚 文/图。3月17日,市人社局发布《昭通市2023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通告》,全市计划招录1119人,其中市直属单位151人、昭阳区34人、鲁甸县64人、巧家县72人、盐津县113人、大关县125人、永善县239人、绥江县53人、镇雄县42人、彝良县108人、威信县86人、水富市32人,笔试分为综合管理类(A类)、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中小学教师类(D类)、医疗卫生类(E类)五大类,测试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两个科目。
后根据报名情况(部分岗位达不到开考比例),报名缴费55017人、岗位削减至1082人。据了解,本次考试为全国20多个省联考,昭通共设昭阳、鲁甸、镇雄3个考区,来自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的考生报名参加考试认真落实价格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降低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的影响。
积极争取 5 亿元以上财政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五城共建。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做好困难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按照 1000 元/人的补助标准),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创业项目,给予不超过 3 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全面落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政策,加大首贷、信用贷、续贷投放力度。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全年净增各类市场主体 4.6 万户以上。
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大力提升旅游业品质,促进消费加快恢复。(三)加大项目建设资金争取力度。
抓好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大在岗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及补贴发放,扩大新型学徒制培训规模。(十四)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对年度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一级资质升特级资质、二级资质升一级资质,市级分别奖励 100 万元、50 万元。加大向上汇报和对接争取,加快中央、省级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和资金支付进度。
积极引进市外股份制银行进驻昭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市区设立分支机构。三、增强内需发展动力(八)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出台《昭通市10大名品评选办法(试行)》,评选昭通市10 大绿色昭品10大文化旅游品牌10 大区域公用品牌10 大老字号10大名特小吃,对年度获评的每个品牌市级一次性奖励 30 万元。加快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 1 个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继续坚持市级领导挂钩联系制度,每月召开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协调推进会,加快推进综合交通、城建房地产、工业、农业、水利、卫生、教育、文旅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确保新开工项目尽早开工,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如期完工。日前,昭通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昭通市2023年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共分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增强内需发展动力、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加快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持续做好民生保障、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见效7个部分23条。
六、持续做好民生保障(十九)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每季度开展项目开工、现场观摩。
(二十一)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农村危房及农房抗震改造补助资金,确保完成农村危房和农房抗震改造年度目标任务。五、加快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十六)加快实施城乡更新行动。对五城共建工作成熟的县(市),市级层面在要素保障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支持企业开展 A 级景区创建,鼓励各县(市、区)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围绕重点消费品、重点产业链、重点区域打造品牌创建和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综合体系,服务企业在品牌创建和经营全生命周期的品牌需求。
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力争全年产业投资占比达 45%以上,民间投资占比达 40%以上。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上,200 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
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谋划一批符合政策导向的建设项目,积极争取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市级筹措 1.5 亿元,11县(市、区)筹措不低于 3.1 亿元资金用于项目前期工作经费。
(五)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和园区经济。加大四上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对年度首次纳入规模以上统计的工业企业,市级一次性奖励 20 万元。
(七)全力推进重点工业领域延链补链强链。(十八)加快推进城乡绿美行动。积极争取保交楼专项借款支持已逾期交付困难的房地产住宅项目,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保交楼专项借款支持项目提供新增配套融资支持,推动项目整体完工交付。积极争取省级开发区建设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标准化厂房、内部路网、能源、供水管网、物流、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
广泛开展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彩云系列促销等活动,引导电商产业和快递物流企业做大做强,联农带农助力乡村振兴。(十)促进消费加快恢复。
强化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精准落实绿色通道政策,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储备、完善储备调节机制。持续抓好苹果、竹子、马铃薯、天麻等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加快推进金沙江经济林果产业带、苹果融合发展、天麻全产业链开发等十大农产业项目建设。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落实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加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脱贫劳动力、易迁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
围绕重点景区景点,打造区域旅游环线,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加速发展。积极争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煤矿五化改造、煤矿重大灾害治理。(十七)加快推进五城共建。建立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加大对涉企违规收费的整治力度。
(十三)加大品牌建设支持力度。二、推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四)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认真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新建改扩建幼儿园 80 所、中小学 73 所。《政策措施》明确,全面提升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大项目建设资金争取力度。
(二十三)强化督查落实。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